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强化党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突出创建重点,优化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关工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关工工作登上新台阶,再续新辉煌。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关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今年全市教体系统关工委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始终坚持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把握“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核心内涵,进一步明确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实施意见》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把握关工委工作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创新学习方式,多层次、多形式、有重点地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关工委工作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拓展工作内涵,建好工作平台,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要切实把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实现全市教体系统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丰厚的红色资源和党史教育基地为载体,贴近学生,做出特色。
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把党对青少年的期望和要求讲清楚、讲到位,帮助青少年不断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根据省教育关工委《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奋进新时代 致敬劳动者》《走向深蓝》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按照上级关工委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老少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汲取思想真理,坚定理想信念,一心向党,一生为国;加强价值塑造,引导青少年养成积极人生态度、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情趣。积极参与省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周报社联合举办的“我是强国小主人”主题征稿活动。加强党史教育,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讲师团建设。发挥好教体系统“五老”学识、经验、阅历等育人优势,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抓好讲师团队伍调整、充实工作,加强培训,协同各类资源,创新宣讲形式,使讲师团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更为青少年喜闻乐见。
充分发挥精品项目辐射推广作用。今年继续组织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劳动光荣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围绕青少年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厚植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南通市教育局《关于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意见》以及海安市教体局《关于印发<海安市教体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基本要求及评分细则>的通知》中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省、市关于优质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重基层,重基础,重创新创优。按照均衡发展基本要求,遵循规律,科学有效,做细做实,夯实基础,有序推进,年中将召开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
着力完善基层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注重过程,着力抓实关工委工作常态建设;注重精准,着力提升多种形式关爱帮扶活动质效;注重基层,着力夯实基层关工委建设基础。各基层关工委要将贯彻中办、国办“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与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按照均衡发展基本要求,对标找差,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推动关工委工作向着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目标迈进。
四、开展“创特色.铸品牌”活动,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把“创特色、铸品牌”项目建设作为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不断创新,拓展工作范围和工作领域。 巩固教体局关工委“绿色教育”品牌的创建成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我市“绿色教育”这一传统特色品牌成果推广下去、推向深入。基层各级关工委要不断巩固去年“创特色、铸品牌”的丰硕成果,广泛深入开展“一校一特”或“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打造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关工工作品牌。努力动员更多老教育工作者参加“双千银发助双减”工作,深入镇村、社区做好“双减”政策的宣传。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辅导工作,在社区、家庭、校外教育辅导站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育儿水平。积极参加南通市教育关工委“双千银发助双减”经验交流、优秀案例评选和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听老同志讲过去的事情”活动。
五、加强家校社共建,创设优良教育环境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治素质、法治思维、守法意识、规矩养成的培养,促进立德树人与法治育人的有机结合。组织、发动老教师参与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要紧扣青少年实际,精准做好关爱工作,既重物质帮扶,更重精神关爱,当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人。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拓展“关爱超市”“谈心屋”内涵,发挥“互联网+关工委”功能,建好更为高效的“爷爷奶奶谈心知心倾心热线”,形成更为普及的班级师生间“身心健康观察哨”,及时对青少年学生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为青少年学生排忧解难,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把准“双减”后青少年学生新需求增长点,拓展“代理家长制”、“爱心结对”、青蓝工程的新内涵,做好青少年学生服务关爱。结合实际,协同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方式,整合资源,集聚合力,形成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优势,坚持不懈地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扩大惠及面。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关工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要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各基层关工委要按照省、市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意见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调整、优化、加强关工委班子建设,动员引导吸纳近年来刚退体、热心青少年工作的同志加入关工队伍,努力建立一支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团队。要通过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把握青少年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动态走向,把握关工委工作实情,不断提高思考分析能力、线上工作能力、责任担当能力和与时俱进推进工作的能力。
建好“互联网+关工委”,用好《苍松》,充分发挥公众号、微信群和关工网站宣传功能。及时报道关工动态,突出教育关工委独有优势、特色工作和典型案例,打造宣传矩阵,全方位扩大和提升教体系统关工委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