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长学校 优化育人空间
——启东市紫薇小学家长学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日期: 2021-11-02 16:06:49


教育是一项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新形势下,许多家长感到教子艰难,甚至无所适从。在这种状况下,我校致力于汇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之力,努力构建“家校合作”与“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的“三位一体”

学校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办好家长学校,关键是领导重视、制度完善、管理到位。一方面,我们建立了由“学校、退教协会、家长委员会”三位一体组成的领导小组。我校的家长学校领导组,由一把手校长任主任,退教协会的老校长和教导主任、家委会会长任副主任,委员由退教协会的退休教师代表和在职教师、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负责指导、监督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由学校统筹具体安排家长学校工作,由教导主任具体安排家长学校课务,由班主任、家委会成员担任联络员,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作。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由“教学计划、教材内容、辅导老师”三位一体组成的教学网络系统。每学年开始,制订家长学校计划,明确教学目标,选好教学内容,制订具体措施,落实人员分工,安排授课时间。家长学校的辅导老师一般由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代表,退教协的老干部联合组成共同组成家长学校讲师组。他们深入学校、家庭了解家教教育的现状和典型事例,再结合授课内容开展教育活动,这样课上得生动活泼,家长听后觉得入情入理,可操作性强,提高了家教课的教学效率。

二、办学形式的“三课一会”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作为学生家长,他们既想了解更多的家教理论与家教经验,又担心过度频繁的学习活动会影响工作,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校家长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家长对家教理论的需求。

家长学校课按学生自然班级组成相应的家长班,使用家长学校规范教材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定期上课辅导。由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担任家长班的辅导员,负责点名考勤,收发资料,做好课前组织管理工作和课后谈心工作每学期集中次。这种办学形式的特点是:家长相对稳定,易于集中管理,便于学校与家庭联系,学习比较系统。我校一、二年级的家长均参加了这种形式的学习。

家教咨询课以“初心学习社”——家长学习中心活动为依托,由我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团队主持,是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培训。活动以研讨交流或调查汇报的形式由家教辅导老师向家长解答或商讨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由家长当场提问向家教辅导老师咨询,也可以由家教辅导老师事先调查了解家长急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经认真备课后再现场给予解答。家教咨询课可定期或不定期开设,一般每学期一到两次。家教咨询课的特点是具有针对性、民主性开放性,气氛热烈,家长参与积极。我校各年级的家长都参与了咨询活动。

家长半日活动课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半日活动,其内容主要有:①“薇·爸妈”课堂。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2017年开始,我校开设了“薇·爸妈”大讲堂,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带给学生不同主题的“家长课堂”。让家长们去贴近学生,关爱温暖学生,共同教育学生。(截止本学期,共开设了60余节)学校开放活动展示,结合节日主题教育,由学校或班级主持,让学生展示兴趣特长,汇报素质教育成果,或学生与家长共同展示爱好。家长半日活动课,家长出席率高达95%以上,并且通过老师与家长的交流,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家长会以会议形式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要求,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家长会一般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其特点是具有严肃性、及时性和指向性

去年疫情期间,我校家长学校的工作依旧照常进行。相比于平时,这个特殊时段的家长学校工作显得更为活跃,家庭教育也显得尤为突出、重要。疫情危机,却也是教育的契机。学校通过线上会议、线上课程、直播教学和线上辅导等方式,帮助每个家庭做好共育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亲子陪伴、亲子互动等工作。

三、教学内容的“三点一线”

要办好家长学校有两个关键条件,一是要有一支精通家教理论、熟悉家教实践、热爱家教工作的相对稳定的讲师队伍;第二是有一套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系统性较强的教材。

前者我校是通过聘请离退休教师协会内部分资深校长和学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师作为固定的兼职教师,他们既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又潜心研究过家庭教育实践;具备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又不断探索把握新的教学艺术;既关心学校教育工作,又热心家庭教育工作。他们良好的社会声誉吸收着众多的家长参与家长学校学习。

后者我们在充分考虑家庭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性、权威性、导向性、趣味性的基础上,以省编规范的家庭教育教材《家长必读》为主线,系统地教学家庭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为了该教材,在去年的“读《家长必读》谈家教心得”征文评选活动中,我校开展了“家长10天阅读”线上打卡活动。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家长每天都会在线分享阅读的收获和感悟。这不仅带动了更多家长,还引起了教育共鸣。打卡活动结束后,各班家长进行了线下研讨,各班主任以家庭教育事例进行现场点拨、辅导。在最后开展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经过各班推选,学校共收到了48篇优秀论文。(经过省里评选,共有14人获奖。)本学期,在“用好《家长必读》提高教学质量”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依托“家访进百家”的平台,深入了解各个家庭的教育现状,通过数据分析,组内教师研讨,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为下一步家长学校工作和难题,提供方向和解决策略,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解决他们事实上存在的对于家庭教育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如:“热点”问题,家长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难点”问题,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疑点”问题,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家长学校的开办,让大多数家长实现了“四个转变”:变督促孩子学习为自己带头学习;变逼孩子学习为与孩子共同成长;变只重视学习结果为重视学习的过程;变关注孩子的分数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今后努力方向

1.丰富学校报刊“薇·成长”。

在原有版面的基础上,增加“家校沟通篇”、“家教指导篇”、“教育启示录”等专版,“家长来信”、“教师解惑”等专栏,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信息的交流反馈,突出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

2.开展优秀家长的评选活动。

建立起规范的评选制度,并使其发生辐射与榜样作用,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关注孩子思想、身心发展的积极性。

3.注重学习研究型家庭的构建。

小学作为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不仅关乎父母、子女的发展,同时还关乎与社会的与时俱进,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进行学习研究型家庭的构建与推进。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