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体系统关工委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关工委的总体部署,紧扣立德树人和服务青少年正确方向,持续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继续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和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教体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把“抓基层、强队伍、增活力、创特色、树品牌”贯穿创建工作始终,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强化学习,努力把握关工工作新机遇
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全市各级教育关工组织和广大(离)退休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握精髓学深学透。深入开展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关工精神,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和做实工作,不断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引领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主题, 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楷模”和“群星闪耀伴我行”读书、征文等系列活动。
发挥教育关工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海安革命老区史教育活动。学好用好在《南通这块土地上·海安篇》地方德育教材,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向深入。
加强教体局关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师团建设。讲师团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参加省教育关工委“精品教育项目”评选活动,并力争在省教育关工委“精品教育项目”案例评选中再创佳绩。
二、整体联动,扎实推进教体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教育关工工作的新形势和优质化建设的新要求,真正从理念上进一步认识优质化,思想上进一步重视优质化,行动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化。认真总结教体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创建以来所做工作,着力推广优质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经验与做法,正视存在问题与不足,加大整改力度,推动优质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市各级教育关工委、中小学幼儿园要对照“南通市中小学校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26条,对标对表逐项分析,列出相关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清单,形成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并逐条抓好落实,力求全面达标。要加快建立退休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进度,推行老同志资源特长“菜单”与青少年需求“菜单”对接的“双菜单”等项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各基层关工委、中小学幼儿园优质化创建工作实情。通过调研、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面上工作的全面提升,市局拟在下半年分片召开优质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三、创特色、树品牌,促进关工工作迈上新台阶
切实抓好特色项目的建设,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始终坚持把“创特色、铸品牌”作为我市教体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创建工作的重点,持续有效推进。市教体局关工委将充分发挥“绿色教育”特色基础优势,努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把我市“绿色教育”这一传统特色项目做优做强。结合组织参加省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奖”评审活动,为我市申报南通市第四次“创特色,铸品牌”实施成果奖打好坚实基础。
各基层关工委和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本单位办学特色和潜在教育教学优势,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科技教育、开展社居活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老少对接“菜单”等方面,用心挖掘、精心培育品牌特色项目,力争到年底做到每个区(镇)、每一所学校幼儿园至少有一个符合当地本校实际、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项目,有效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喜人局面。
四、扎实抓好家校共建、校外辅导站建设等关爰青少年工作
各级教育关工委要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的工作,主动助力,配合主管部门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同时动员老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辅导。各级家长学校要用好《家长必读》教材,积极参加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用好《家长必读》提高教学质量”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广大退休教育工作者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各级关工委要发挥好老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桥梁作用,广泛发动老教师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办好家庭辅导站。要研究 “校站结合”的新思路、新办法,共同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孤、残、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帮教、管理工作,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六、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深刻把握习总书记对关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自觉。认真学习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和省关工委颁发的《关于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意见》,巩固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行政开展关工工作,努力开创新发展阶段教体系统关工工作新局面。
全市各级教育关工委、中小学幼儿园要切实加强关工阵地建设,充分保障关工委的办公条件。按照《江苏省市、县(市、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基本要求》,各级关工委要有相对稳定的办公场所并挂牌,要配置办公桌、电话、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保证关工委工作正常开展。要按照优秀工作团队的要求,高度重视关工委日常工作团队建设。精心挑选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有奉献精神、热心关工委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中,选好配强常务副主任,做到“四个有”:有一位务实的“班长”,有一个实干的“班子”,有一批得力的骨干,有一支活跃的队伍,确保关工委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要通过广泛而充分的动员,确保中小学幼儿园有条件的老同志中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比例达70%以上,工作骨干占参与人数的20%以上。
以完善和强化“一刊一群一网”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好教育关工宣传工作,确保电视上有影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杂志上有栏目、网络上有专题。继续做好《中国火炬》和省《关心下一代周报》的读用、通联、发行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