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路上的忘年交
发布日期: 2014-12-19 09:26:01

——记海门市包场鎮包场村退休老校长张乃荣

  家住包场村的张乃荣,1949年参加教育工作,五十年代开始任小学校组长。由于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1991年退休以后担任包场村关工委副主任。近几年,他与大学生村官一起联手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爱外来民工子女

  包场村外来民工比较多,有一位从江西来包场做铝合金门窗的外来民工,他们希望孩子能在附近的包场中心小学读书。老张和大学生村官江逸一起与包场中心小学张校长联系,其中有一条要个体经营执照或劳动合同复印件。老张就与包场工商所领导联系,照顾补办了手续,终于让孩子进入包场中心小学。还有一位从湖北来的农民工,要把儿子从老家转学到包场初中读书。在老张和大学生村官热情帮助下,也落实到包场镇中上学。开始由于各方面不习惯,学习跟不上,后来通过学校老师的关心补课,大学生村官的耐心辅导,日复一日,现在该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好的进步。

关爱留守学生

  据调查,包场村有留守青少年学生85人。他们大多数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而这些祖辈大多数文化低,在教育上往往是片面溺爱,一味满足于孩子的要求,在学习上无能力给予辅导。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影响了身心发展,导致有些留守学生情绪淡漠,好冲动、好吵架,与同学不能和谐相处。为此,老张与大学生村官一起专门召开了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座谈会。会上,有3位优秀的爷爷奶奶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经验,大家共同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个月,关工委又专门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发了一封信,向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要求他们每星期至少打一次电话给自己的孩子,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给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包场初中初三学生陆某,父母外出打工,靠祖父母生活和管教,由于教育不当,孩子学习成绩差,一度停学在家。老张知道后,主动与老师联系,做好思想工作,终于使该生重返学校,后来该生各方面有进步,升学考试被海门中专录取。

关爱特困生

  老张经常与大学生村官江逸一起走访本村的工厂和企业,向老板们宣传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义,许多老板主动表示,愿意奉献爱心。村里成立了关怀贫困生爱心基金会。如39组村民陆卫兵,妻子因病死亡,女儿陆晓春录取在江苏大学,老板们资助了人民币5000元。22组村民陆新如,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女儿陆红梅考上海门中专,新学期开学,老板们又资助子500元;同时对其余十多位贫困学生分别送去了补助费用和学习用品。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