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身边故事 赞身边好人 传播正能量
发布日期: 2016-12-28 10:23:14

讲身边故事 赞身边好人 传播正能量

通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创特色,铸品牌”工作总结

 

“讲身边故事,赞身边好人,传播正能量”的创新教育活动原则上以两年为一个轮次,持续不断地深入推进。第一轮我们是分六个阶段步步推进的。

    1、发动阶段(2014年9月-11月)

以通州区教育局党委和局长室的名义开好两个会议。首先,开好全区中小学校一把手校长或分管校长会议;接着,再召开全区基层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教协分会主要负责人会议。通过两个会议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在职领导和关工委、退教协的驻会领导讲清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操作方法等等,促使大家形成共识,达到“三个认同”(即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积极热情地发动广大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自觉地投身到活动中。

2、推荐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5月)

各校结合作文教学,组织广大师生、离退休老同志甚至学生家长通过深入挖掘,精心撰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评选,以学校为单位向我们教育局关工委上报高质量的推荐材料。

3、评选阶段(2015年7月-9月)

由我们局关工委组织以老同志为主体的专家组对各校推荐上报的材料进行认真评选,请局人事科、基教科、监察室的同志对入选的人和事进行审核把关。

4、编辑阶段(2015年10月-12月)

组织专家组成员对入选的优秀稿件进行认真修改、精心打磨,然后编辑刊印首集《身边的感动》,免费发送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关工委、退教协分会。

5、宣传阶段(2016年1月-12月)

这是展示活动成果,彰显活动特色和亮点,放大正能量的关键阶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地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小报、校园视频、校园广播、各班班报以及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有计划地宣传报导《身边的感动》。并进而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班队活动、故事大赛、演讲比赛及情境表演等。“讲身边故事,赞身边好人,传播正能量”的创新教育活动原则上以两年为一个轮次,持续不断地深入推进。第一轮我们是分六个阶段步步推进的。

    1、发动阶段(2014年9月-11月)

以通州区教育局党委和局长室的名义开好两个会议。首先,开好全区中小学校一把手校长或分管校长会议;接着,再召开全区基层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教协分会主要负责人会议。通过两个会议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在职领导和关工委、退教协的驻会领导讲清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操作方法等等,促使大家形成共识,达到“三个认同”(即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积极热情地发动广大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自觉地投身到活动中。

2、推荐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5月)

各校结合作文教学,组织广大师生、离退休老同志甚至学生家长通过深入挖掘,精心撰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评选,以学校为单位向我们教育局关工委上报高质量的推荐材料。

3、评选阶段(2015年7月-9月)

由我们局关工委组织以老同志为主体的专家组对各校推荐上报的材料进行认真评选,请局人事科、基教科、监察室的同志对入选的人和事进行审核把关。

4、编辑阶段(2015年10月-12月)

组织专家组成员对入选的优秀稿件进行认真修改、精心打磨,然后编辑刊印首集《身边的感动》,免费发送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关工委、退教协分会。

5、宣传阶段(2016年1月-12月)

这是展示活动成果,彰显活动特色和亮点,放大正能量的关键阶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地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小报、校园视频、校园广播、各班班报以及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有计划地宣传报导《身边的感动》。并进而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班队活

动、故事大赛、演讲比赛及情境表演等。

一、“创特色、铸品牌”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局关工委在全区教育系统的地位和威望。

两年的项目实施工作,其影响力覆盖到全区教育系统的每一个单位和基层学校,当我们编印的《关工委工作“创特色 铸品牌”实施方案集锦》和《身边的感动》两本书免费下发后,立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系统内从局党委、局长室到各个科室,从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到广大师生员工,在系统外从条各块的关工委到广大学生家长都一致赞扬我们教育局关工委的老同志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进一步提升了局关工委在全区教育系统乃至各部委办局、乡镇关工委系统的地位和威望,使我们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创特色 铸品牌”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在《身边的感动》成书过程中,编委会共收到生动反映全区教育系统的各种感人故事共124篇,其中45篇稿件出自离退休老同志之手,约占来稿总量的36%。在稿件评选、修改、定稿、校对的过程中,除我局关工委驻会的张作义、杨沛棠、王言赞、卢映江四位老同志之外,陈有明、张鸿兵、金辉、陆子森、李启昌、周玉甫、丁宪明、徐锡斌、刘松祥等一批通州教育界知名的老校长、老教师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同志们发自肺腑地说:“讲身边故事,赞身边好人,传播正能量”为他们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了一个奉献智慧,展示才华的好平台。

三、“创特色 铸品牌”的活动,有效促进了三大人群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讲身边故事,赞身边好人,传播正能量”的创新教育活动,对通州区11万中小学生,近9000名教职员工,近6000位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三大人群都起到教育激励作用。

对学生而言,“全国最美中学生”徐艾明、“全国最美中职生”蒋秋榕、“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朱天玺等一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事迹,起到了帮助11万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实现中国梦的接力者和圆梦人的教育激励作用。

对在职教师而言,“中国好人”周福如、见义勇为的项兵老师、热爱教育奉献高原的孙晓峰老师、为残疾儿童奉献大爱的吴爱琴老师等一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事迹,为近9000名在职教职员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起到了极大的教育激励作用。

对老同志而言,省劳模、著名特级教师陈颖的华丽人生,南通非遗传承人,刘桥高氏板鹞风筝画第四代传人高则先的故事,老教师朱子康照顾病妻二十载的故事等一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事迹对近6000位离退休老教师进一步强化责任的担当,使命的背负,奉献的由衷,谱写烛光心曲,书写银龄人生,以德养寿,晚霞生辉,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激励作用。

四、“创特色 铸品牌”的活动,成功地配合呼应了在职领导的决策、计划,凸显了汇合效应。

以我们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通州教育的全局工作中虽然只是配合补充而已,但是我们开展的“讲身边故事,赞身边好人,传播正能量”的活动,却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这项活动与通州教育局党委、局长室直接组织评选“通州好老师”的活动,与区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团委、妇联联合开展的“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与许多学校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产生了一般巨大的汇合效应,推动通州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正沿着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在不断地向纵深推进。诚如我们的张进荣局长所说的那样:“通州教育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离不开关工委老同志们的无私奉献”。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