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家国情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大江中学关工委自2017年以来,确定把《讲好启东故事,激发家国情怀》作为学校“创特色、铸品牌”的顶目,三年多来我们努力在“有新进展、新成果”上下功夫,立足创新 努力提高宣讲质量,使关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的主体作用。
在关工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五老”有五大优势:一是讲理想、肯奉献的政治优势;二是懂教育、善教育的经验优势;三是爱学生、亲校园的情感优势;四是学为师、行为范的威望优势;五是较灵活可机动的时空优势。大江中学关工委将“五老”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个体优势转化为组织优势,分散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主体作用。
对于“五老”,我们是精心挑选,他们都是在启东市有很高声望的宣讲能手。除了要求他们的宣讲各具特色外,他们都是大江中学的校友。曾经在大江中学的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能一下子拉近“五老”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激起相互之间的强烈共鸣。
老干部黄凯旋。黄凯旋,大江中学原校长、校关工委委员。他向学生讲述大江中学的前世今生,讲述启东的发展史,讲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启东的先进模范人物如数家珍。他对师生作的《共产党救了中国》的宣讲,历时40分钟完全脱
稿,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老战士朱永继。朱永继是烈士后代,1978年从部队退伍,在医院退休后积极投身关工工作,被评为江苏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四讲四有” 党员标兵、南通市优秀社区党员中心户。朱永继应邀进校作了《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宣讲。他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习近平“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道理。动员学生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时、大学就读期间或大学毕业后这三个时间段,一次或两次报名参军,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的强军事业。台下掌声雷动。
老专家文云全。文云全,名列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为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新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文云全从大江中学开始,踏上漫长的教育征途。我们每年都要邀他回校宣讲、讲座,激发学生科技兴国的情怀和科技创新的潜能。
老教师陈而千。陈而千,大江中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作为“五老”的带头人,他紧扣“讲好启东故事,激发家国情怀”这个课题,每年遵照选定的主题。带头撰写高质量的宣讲稿,精心制作PPT。所写宣讲稿既各自独立,又环环扣紧,突出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主题。
老模范陆建兴。陆建兴,“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在寒冬腊月、面对瓢泼大雨,他毫无畏惧,下河救人,采取急救措施挽回了78岁邻居的生命。陆建兴肩披“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缎带走进课堂,给学生开讲了一堂思政课《启东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事迹报告》。他在回答学生“是否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时说:“不提倡、不宣传、不鼓励未成年人实施与自身能力不符的见义勇为行为;对未成年人来说,在危险时刻,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要变‘见义勇为’为‘见义智为’。”陆建兴的报告使师生备受教育。
二、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宣讲队伍
这里说的“老中青”,指“五老”、在职领导教师和在校学生。
大江中学所在地合作镇红色资源丰富。每年七年级学生入学,关工委都要配合政教处、团委组织学生参访位于大江校园的启东县首届人民政府旧址和爱国、爱家乡的实业家、慈善家郁寿丰纪念馆;参访位于合作镇杨桥村的启东第一个党支部遗址;祭悼启东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秋收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年轻共产党人陆铁强烈土;寻访马克思主义传入启东时,革命进步青年活动基地——曹家镇红楼等。在这些红色景点现场组织学生听取“五老”和学校领导教师的宣讲。
每次寻访结束,关工委都要求学生写一篇缅怀革命先烈的作文,并利用班会课开展“小小宣讲员”选拔,挑选6人(每班1人),与八年级6人,组成一支 “小小宣讲员”队伍。我们还组织了一支以大江中学退休教师为主体的由12人组成的 “五老”宣讲员队伍和由12人组成的在职领导教师的宣讲员队伍。
几年来,我们关工委把主要精力放在老少同台宣讲上面。去年9月,我们向七八年级师生宣讲《从几张照片看中华民族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奋斗的历史》,4个学生讲了4个经典故事,陈而千充当配角,穿针引线,现场气氛热烈。今年4月清明节前夕,老教师陈国琴和五名“小小宣讲员”同台宣讲《清明祭英烈,为青少年培根铸魂》,得到一致好评。今年7月陈而千和五名“小小宣讲员”同台宣讲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被录制视频后,在启东市“七彩夏日”暑期公益班上播放。
下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关工委集中精力写好高质量宣讲稿、做好配套PPT,后放手让学生宣讲,从几个学生联合宣讲再过渡到由一个学生单独宣讲,而我们“五老”作幕后
策划和忠诚听众。
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到让孩子参与宣讲,好处多多。从宣讲的效果看,“五老”与学生年龄差距大,可以说是爷孙之间的对话,说服教育难免有代沟。另外,“五老”普遍普通话不标准,方言比较浓重。而让学生听取同学的宣讲,能有更好的感染促进作用。从“小小宣讲员”本身来说受益匪浅。第一、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有利于增强内在的胆识和自信心。第三、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几年来,我们“五老”与学校宣讲员相互支持配合。
去年,老校长黄凯旋创作了宣讲稿《共产党救了中国》,但他只拿出了手写稿。大江中学年轻教师伸出援手,把手写稿转换成电子稿,还精心制作了PPT。老教师陈而千制作PPT已炉火纯青,再加上退休在家、时间充裕,他多次为年轻教师写作的宣讲稿制作PPT,让他们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更多地投放到学科教学上。
去年,学校将由年轻教师执笔的《启东,我可爱的家乡》,发给我们老教师宣讲团,我们修改后,派老校长胡建平上台宣讲。因他社会接触面广、阅历丰富,宣讲非常接地气。今年,我们把老教师写的《传承诚信,健康成长》,配上PPT,发给政教处。学校决定由各班主任在班会课宣讲,并通知我们“五老”宣讲员全体到场,或坐班或巡查。
今年“七彩夏日”活动,陈而千创作的《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启东》,由一名老教师、一名青年教师和四名学生联合宣讲,真正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高兴地看到,大江中学老中青三支宣讲员队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宣讲质量。
三、宣讲内容围绕一个课题,每年突出一个主题、逐层深入。
几年来,我们紧扣“讲好启东故事,激发家国情怀”这个课题,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宣讲。
2019年,我们“五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同志们围绕“生态宜居启东”创作宣讲。陈而千创作了《我爱我的启东,我爱我的家乡》的宣讲稿。该稿从“让天更蓝、水更清、交通更顺畅和厕所革命”4个方面加于阐述。
2020年,我们按计划围绕“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启东”这一主题展开宣讲。原大江中学副校长、关工委委员盛洪生以习近平金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为题,创作了作品。他从“乡愁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乡愁是对新启东建设者的铭记、乡愁是对历史遗迹、人文底蕴的眷恋和乡愁是游子对故乡挥之不去的牵挂”4个方面阐述。
2021年,我们组织宣讲员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大家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撰写宣讲稿、展开宣讲。退休教师姚红创作了《从几张照片看中华民族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奋斗的历史》。它讲述了抗战娃娃兵陈友礼、背影姑娘颜红英、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以及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的4个经典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我们围绕“缅怀革命先烈”这一主题展开宣讲。老教师赵建英创作了《清明祭英烈,为青少年培根铸魂》这篇宣讲稿。它讲述的是发生在建党初期、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习近平点赞的革命英烈的事迹,讲稿的脉络是英烈事迹、习近平点赞语,再分别上升到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的高度加于概括。
三年多来,大江中学关工委紧密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十九届六中全会、建党百年、建团百年、中共二十大,紧扣“讲好启东故事,激发家国情怀”这个课题,从生态宜居也就是绿色启东,讲到富有光荣革命传统也就是红色启东,讲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启东人民、中华民族,再号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启东而不懈奋斗。四个主题既各自独立,又环环扣紧,侧重点从“爱家乡”逐步向“爱国家”过渡,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