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片蓝天 促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 2015-01-29 10:43:06

——如皋市林梓小学关爱留守特色工作回眸

  江苏省实验小学——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小学是苏中地区一所有着108年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乡村小学。百余年的栉风沐雨,如今林梓小学已迈上了特色建设之路,而“真情育留守”又是学校特色建设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在市教育局关工委的亲切关怀下,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构建的留守儿童教育 “33433” 林梓模式渐渐成型,在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我校缔造了一座守护留守儿童的学习乐园、生活家园、爱心校园。

  爱的起源,一种现象诞生一个爱的组织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一个不能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差”的教育观指导下,一份责无旁贷的责任感,驱使我校老师将特别的爱奉献给留守儿童。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师们深深感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仅靠学校的努力势单力薄,必须得到各职能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千方百计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健康地度过特殊的人生历程,最终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2004年510日,林梓小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短期内,在镇中心初中领导的热心关注下,镇辖区的所有中小学均成立了“关留委”。从此,每年的510日这一天被确定为林梓小学及全镇“留守儿童关爱日”。

  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此后不久,林梓小学向留守儿童双亲发出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家长在打工之余多多关心留守在家的孩子。“关留委”委员通过走访、打电话等形式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抚养、监护人联系,及时传递留守儿童在家或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爱的升华,一项研究催生一个爱的模式

  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爱心工程,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比照,也没有固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创造性地摸索一条新路子。2004年2月,林梓小学申报的《乡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列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63月,我校申报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适研究》列入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与此同时,我校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列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课题的重点实验小学。从此,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独特的“留守儿童教育‘33433’林梓模式”。 20137月,我校《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平安校园》案例荣获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留守儿童“33433”教育模式作为成功案例向全国推广,被众多中小学学习借鉴和运用。

  3 ——“三案制”,即档案流传制、个案跟踪制、预案首问制。

  档案流传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有色档案,“双留守”儿童用黄色信息表,“单留守”儿童用白色信息表,“特困”的留守儿童用蓝色信息表,“优秀”的留守儿童用红色信息表。一目了然的可视档案资料,给平时留守儿童的管理带来了便捷。个案跟踪制:学校对学习习惯、道德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特殊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实行个案跟踪制,目前学校已形成留守儿童个案集两本,完成个案200余例。预案首问制:学校提前考虑到留守儿童在校内或校外可能碰到的突发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目前学校已建立了交通安全、食堂安全、心理危机、意外伤害等10多个应急预案。

  3 ——“三全策略”,即全员参与策略、全面关爱策略、全程关注策略。

  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林梓小学实施了全员参与策略、全面关爱策略、全程关注策略。全员参与策略:全校教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帮扶对象,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动人的爱心故事。全面关爱策略:全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品行、心理、家庭、学校成长环境、社会成长环境。全程关注策略:实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个年级阶段、各个时点的有效关注;实行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的立体关注;实行从课堂到课外、从日常关注到节假日的重点关注。

  4 ——“四种形式”,即“三会”、“一站”、“一校”、“八小组”。

  “三会”:“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基金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基金会已接受社会资助20多万元,直接惠及贫困留守儿童200余人。“一站”: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维权工作站”,由公安、妇联、司法、监察、民调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同时聘请知名律师为工作站常年法律顾问。学校向留守儿童发放了“留守儿童维权卡”,畅通了维权渠道。“一校”:学校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这块阵地,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身边的家教能手、家教知识图片展、编制家教小册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八小组”:学校“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下设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法律维权、困难帮扶、生活指导、社区关爱、课题研究以及资料收集8个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具体实施工作计划,展开工作。

  心理咨询小组主要负责对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接受他们的倾诉和必要的情绪发泄。留守儿童与辅导老师面对面一吐为快,解开了心中的疙瘩,轻轻松松走进课堂。生活指导小组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体验馆内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和技能。学校编写了《生活小常识50问》手册,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组织开展一些生活小技能比赛。比赛中,孩子们各显神通,连最淘气的男孩子也能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有的孩子还能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俨然一个“小大人”。看着孩子们那阳光的笑脸、自豪的表情,老师们别提有多高兴。

  3 ——“三类活动”,即日常活动、定期活动、随机活动。

  林梓小学抓住日常活动、定期活动、随机活动的机会,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晨会、课堂、午读等日常活动的渗透德育,每天都有教育日志,确保教育正常化。学校充分利用国庆节、建党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定期开展系列活动,留守儿童涌跃参与,个个成了快乐的小天使。演讲比赛、文艺演出、鼓号队出演等丰富多彩的随机活动,留守儿童大显身手,歌声笑声溢满校园。

  3 ——“三项保障”,即物质保障、精神保障、环境保障。

  林梓小学通过物质保障、精神保障、环境保障,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条件。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爱心超市”有为留守儿童免费借用的或无偿使用的物品:爱心雨伞、雨衣、文具、学科书籍、创可贴、消毒药水;天气预报栏、招领启事栏、温馨提示栏等设施为孩子们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假日之家、知心小屋成了孩子们的心灵家园;爱心电话亭(免费使用电话201卡)、爱心邮箱(免费提供信封邮票),为留守儿童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学校爱心捐赠已向500多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床上用品、毛线衣、羽绒服、书籍等。2012年建立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成长足迹馆,2013年又建立了留守儿童生活体验馆。学生定期到生活体验馆体验厨艺、洗衣服、缝补等生活技能。精神保障:学校制定了奖励政策,对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老师和学生给予奖励,在学生中定期评选十佳“爱心小天使”,在留守儿童中定期评选“自强模范”,在教师和监护人中定期评选“关爱模范”。环境保障: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在打造人文景观上下功夫。走进该校,从门口的雕塑到花圃边的牌匾,从走廊橱窗到校园风碑,从教室内的黑板报到教室门外墙壁上的挂匾,所有设计和布局都渗透了知识性、艺术性、育人性。花圃、走廊、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爱的效应,一所学校引起国际国内关注

  近年来,国务院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召开了4次联席会议,林梓小学应邀3次在国务院妇儿工委专题研讨会上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央视国际网、中国妇女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林梓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的成功做法;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来到该校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学校接待国内外考察团、省内外各级领导视察1000余人次。20058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陆士桢、副院长卢德平撰写的调研文章《“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文章介绍了林梓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的成功做法。此后不久,卢德平教授为该校题词“林梓小学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究开启了全国相关研究的先河。”20069月,林梓小学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099月,江苏省首届教育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留守儿童教育‘33433’林梓模式”闪亮登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持续关注、深入研究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20106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林梓小学留守儿童活动图片在北京组版展出。展版以丰富多彩的图片、详实的文字资料,一展我校留守儿童丰彩和关爱留守儿童取得的成就,吸引了众多眼球。

  爱,创造无限。林梓小学满腔热情地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老师成了孩子们的贴心人,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近年来,学校无留守儿童失学,无留守儿童逃学,无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有227名留守儿童被评为“三好学生”,4 95名留守儿被评为“文明学生”,293名留守儿童在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喜获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家长学校”、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分别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列为“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基地”。

  今后,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我校继续努力创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对留守儿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让他们在父母打工的日子里享受更多温暖的守护,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张  军)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