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呵护梦想 爱心凝聚力量
如皋市薛窑中学关工委
2016年4月
2015年,我校关工委在学校党总支和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学习和推广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建立“爱心超市”经验的通知》精神,在学校政教处、总务处、退教协、团委密切配合下,共同筹建“爱心超市”,为全校师生增添一个“爱的港湾”,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校“爱心超市”采用“以志愿服务为阵地,以师生捐助为渠道,以超市运作为机制,以社会资源为后盾”的工作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创新形式,构建网络化超市格局。
我校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做法后,创新思考,不断拓展爱心超市的活动内容,形成以各班班级、师生俱乐部、心理咨询中心为主要阵地的网络化超市格局。
各班班级自主建立阅读超市和帮学超市。阅读超市主要以建好班级图书角为抓手,开展班级“读书交换站”活动。各班围绕本班的实际,发动学生带来自己觉得值得推荐阅读的书籍,和同学进行交流,并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围绕班级图书开展阅读活动。“独阅乐,不如众阅乐”,在班级阅读超市,同学们好书共享,好文共赏,以书会友,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更让阅读成为同学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学超市主要是由班级任课老师、学科代表、班级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为各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师生俱乐部主要包括健身超市和物品超市。学校在认真听取教代会、学生会的建议以及相关部门的研讨之后,根据师生需求,为学校健身超市购置了乒乓球台、羽毛球、围棋、象棋、笔墨纸砚等一批锻炼娱乐设施,同时增添了棋牌室、书画室、卡拉OK室等功能室,为师生们的锻炼娱乐提供了更多选择,让大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保持健康与活力。物品超市共分成四室:春夏季服装室、秋冬季服装室、日用品室和学习资料室,所有物资均是来源于全体师生捐赠。学校利用倡议书、家校通短信等形式号召全体师生将家里闲置的但整洁完好的衣、物、鞋、图书资料等物品,整理打包,捐赠到爱心超市。学校派专门人员进行清点、分类、整理、上架,并登记造册,形成值班台账。在高二年级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三高考结束后,许多同学将自己精心整理的各科课堂笔记、试卷、知识手册、知识清单等也送到爱心超市,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学校爱心捐赠物品的从衣物鞋等生活用品上升到宝贵的学习资料,满足了同学们不同层面的需求,并且这份温情将会代代延续下去。
心理咨询中心即心理超市,主要由教师志愿者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是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做强队伍,组建多形式服务队伍。
为让学校“爱心超市”如期正常运作,学校校长室、团委、关工委联合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加服务志愿者队伍。除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爱心超市”日常管理的志愿者服务外,还特别号召学校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退而不休的有特长的老教师,义务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号召各学科老师义务为相应学科学困生提供一对一的学科辅导。此倡议得到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
在2015年中,我校教师志愿者服务支队先后有100多位教师与300多名家境贫寒、思想贫困、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爱心超市”建立起帮扶关系,通过生活关心、课余辅导、心理咨询、跟踪教育等各种形式给予帮助,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学困厌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心困逃学。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班级阅读超市、学校爱心物品超市等处的日常管理,积极与班级同学进行学科结对帮扶,积极参与校园卫生顽疾的清理等活动。
全体师生聚爱于心,洒爱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校园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形成了精业敬业、乐学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三、拓展内容,立体化关爱每位学生。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爱心超市活动内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将学校的“爱心基金会”也纳入“爱心超市”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其运作制度。
学校于2012年9月建立“爱心基金会”,旨在弘扬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因家庭贫寒导致学业无以为继的学生们或因疾病、突发事件急需救助的师生们提供经济救助,达到助学帮困的目的。学校将每年的5月4日和12月9日,定为学校的“爱心捐献日”,并以自愿为原则,以一元起捐为方式,组织全体师生举行爱心捐献活动来为该基金会注资。为保证该基金会的正常运作,学校校长室、团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将捐款登记造册,及时将资助情况和基金会运行情况在公告栏公示,并且组织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监督管理该基金会的运行情况。该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学校师生们都积极参与、踊跃捐款,每年由此而受助的贫困学生达150多人。
在2015年一月份,我校按照学校爱心基金会资助程序,为高一年级一身患脑部肿瘤的女生,进行爱心资助七千多元,缓解了该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2015年11月份,我校在阶梯教室面向100名贫困学生联合举行了爱心助学金发放活动,为100个贫困家庭送去一份满满的温暖。所发放的近十万爱心助学金来源于学校“爱心基金会”和学校专项助学款,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困难程度的不同,按照四个等级发放,为众多贫困学子解除学习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努力成才。前不久,我校高二(5)班谢雨龙同学被确诊身患白血病,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同样身患癌症的母亲一筹莫展。学校关工委一方面动员全校师生开展捐款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向社会募捐善款近40万,有无数像磨刀老人吴锦泉一样人加入了爱心捐赠行列,一起为青春少年的生命赛跑助力。
“爱心基金会”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爱心超市”的活动内容,让学校爱心超市从单纯物质意义上资助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精心呵护,使之达到了从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到精神关怀、扶危济困等多个维度立体化地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应需而助”的宗旨。2016年初,我校分管“爱心超市”和“爱心捐助”的陆建进老师被评为“如皋市爱心大使”。
四、注重传递,不断地升华爱心文化。
“爱是教育最伟大的力量”,这是写在我校阶梯教室墙上的教育箴言,也是我校秉持的教育理念。在“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会”的活动引领下,我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为形成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全体教职工在积极参与学校“爱心超市”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教书育人理念,除了在教学上注重精益求精,努力做到“让不开的花开放,让开放的花开艳”外,更是在师德师风上注重榜样表率作用。在重阳节、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学校教师带头示范并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特困家庭,用教育志愿者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安慰,尽已所能,将平凡教师不平凡的爱心奉献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志愿者”的崇高名称。
全体学生在参与“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会”的捐献或服务过程中,懂得了滴水成海、聚沙成塔的道理,明白了“爱心不分大小,公益不分你我”的公益理念,形成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捐助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益者”的思想。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因子被激活,向善的种子生根发芽,进而形成了一股向善的能量与动力、行善的勇气与信心。所有在“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会”中受益的孩子,都能享受爱、学会爱、传递爱,能够做自强自立、懂得感恩的精神富有者,可以在正确的贫富观、人生价值观的引领之下,满怀理想,自信前行。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心超市”在我校尚处于起步阶段,我校将在 “大爱铸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的学校四驱内涵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敢做生活的强者、勇作文明的楷模、争当激情的学子”的育人目标引领下,不断探索,使“爱心超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好服务于各类学生,在无私与关爱中播撒大爱的种子,真正彰显我校“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让每颗金子都发光”的办学理念,为进一步擦亮如皋教育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