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在心中 爱有行动”“创特色 铸品牌”工作的起因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提倡爱国主义,就是要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位公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合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正值我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南通市和启东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文件都要求各基层关工委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植入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滨海实验学校经老同志广泛讨论并报请校长同意,2019年初将“国在心中 爱有行动”作为校关工委的特色工作来抓。
二、“国在心中 爱有行动”“创特色 铸品牌”活动主要是围绕“学”、“唱”、“写”、“讲”、“看”、“诵”、“聊”和“助”八个字展开。
(一)“学”,即学文件、文章、讲话等。
校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利用每月一次例会,认真学习过2019-2022年每年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元旦贺词,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强调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指示。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还学习了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2019年1月15日在中国关工工作会议上的“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和2022年3月22日“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推动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讲话。又学习过纪念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特刊上有关文章。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真正做到学得深,悟得透,记得住,有行动。校关工委在每次老同志学习时,设计了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形式的调查检测卷,每次一人一卷,所有参会同志人人参测。通过检测,老同志们进一步牢固树立忠党爱国的赤诚情怀,坚定爱国为党的奉献精神,决心以优良的作风感染青少年,用高尚的人格教育青少年,用真心真情关爱青少年,继续谱写出更多动人的一曲曲退休不褪色辛勤育新人的华美乐章。
(二)“唱”,即唱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歌曲。
2019年6月例会上,校关工委组织老同志集体学唱《我和我的祖国》。关工委老同志范美芳利用录音机负责教唱。会上,还复习了以前学唱过的《歌唱祖国》、《人民军队忠于党》、《我们走在大路上》、《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会后,校关工委把会上唱的几首歌曲印发给老同志,要求老同志回去后,和各自的青少年联系人、学生家长一起唱。2019年暑假中,范美芳老同志曾邀请附近小学的十几个小学生到自己家里学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歌,还教他们弹电子琴。还有一些老同志如李卫兵等在2019年暑假中的小区纳凉晚会上演唱了几首红歌,还有的老同志在2021年上半年参加所在村镇、小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快闪活动。老少同唱爱国爱党歌曲,尽情抒发爱党爱国的情怀。
(三)“写”,即撰写征文、宣讲稿、诗歌,完成硬笔书法作品,歌颂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
从2019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中,学校关工委联合政教处、团委、少先队,按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关工委文件要求,让学生订阅有关主题教育的书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后撰写诗歌、征文。校关工委从中择优上报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关工委参评,获得较高奖项。
根据南通市、启东市关工委主题教育文件要求,校关工委发动老同志每年撰写每篇不少于6000字的宣讲稿3-6篇,其中择优上报1-2篇参加市局关工委评选。
2019年和2021年上半年,校关工委曾统一印发硬笔书法格子纸,发动老同志至少与一个青少年联系人一起认真完成一份歌颂祖国、抒发爱国爱党情怀的硬笔书法作品和党史故事的书法作品。校关工委对老同志和联系人分别完成的书法作品评出ABC三等并分发了纪念品,老同志们乐在其中。
(四)“看”,即看报纸,看电视有关节目,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熏陶。
1、2019年以来,每年9月1日,校关工委都要求老同志带领各自的联系人一起收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2019年9月1日,校关工委老同志和各自的联系人一起收看了以“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四块内容,由我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贡布,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海口原副政委严冬,我国“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等分别讲述他们与国旗的动人故事。老同志和联系人看过这堂“开学第一课”,深深感到,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五星红旗也是一种希望,鼓舞着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脚步,照耀着全中国人民无限美好的未来,更加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校关工委要求老同志收看每年央视总台播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并组织老同志在例会上回忆和讲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动人事迹,有的老同志还将这些动人事迹编写进宣讲稿,
向青少年广泛宣传。
3、收看2019年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仪式和2021年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盛况。老同志们个个心潮澎湃:从开国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到今天,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后一步步富起来,强起来了。正本清源,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定能如期实现。
五、“讲”,即宣讲党史、国史和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宣讲英模的感人事迹,传递正能量。
1、校关工委组建的老同志宣讲小组,与校政教处、团委、少先队联动,每年以宣讲会、国旗下讲话、广播会等形式宣讲6-8次。2019年以来,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两次应邀去兄弟单位大江中学作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宣讲,一次去南阳中学作宣讲,一次向汇龙镇东珠新村第四网格群的居民作宣讲。2020年以来,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年都向启东50多所小学5900多名暑期公益班学生作视频宣讲。
2、除了宣讲员宣讲外,老同志们收集了启东本土的红色党史故事,校关工委作统一整理后印发给老同志人手一份,让老同志利用青少年联系人的假期之契机向他们讲述。88岁高龄的黄金选老同志在农业银行等待办理业务的时候,也见缝插针地向旁人讲述启东本土的党史故事,受到好评。
六、“诵”,即朗诵诗歌、散文,抒发爱国情怀。
2019年6月,校关工委收集并勾选了《关心下一代周报》当年12-19期上有关歌颂祖国、歌颂党的诗歌、散文,打印了平日收集的诗歌,还根据时代楷模江苏省连云港守岛民兵王继才的事迹创作的叙事诗,一起印发给老同志,让大家与联系人一起朗读,并安排老同志在例会上朗诵交流。老同志沈鹤辉还辅导一位小学低年级
小朋友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背诵了10多首《七律·长征》等毛主席诗词。2020年,校关工委创作了歌颂抗疫精神的《鲜红的手印》,由三位老同志和小学部一位四年级学生代表在启东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的老少同台朗诵会上朗诵。2021年校关工委创作了诗歌《爱我中华》,由六位老同志代表在启东市第十三届老教师艺术节上展演。
七、“聊”,即视频聊天。
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就地过年,有序流动”的倡议,学校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开展“平安年 情感浓”视频聊天拍摄活动,向在异地的亲人、家人、朋友、同学、学生传递春节思念,让游子在异域感受家乡的温暖。
校关工委将9位老同志拍摄的11个质量较高的聊天视频转发至关工群中交流,肯定了老同志们的视频传友谊,共同抗疫情的做法。
八、“助”,即帮助弱势群体。
1、2015年以来,学校关工委与近海镇向北村因病致残的青年陆兴华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至少一次由分管领导和老同志代表一起上门慰问,为他送上现金红包、牛奶、水果、口罩等慰问品。
2020年端午节前夕,三位老同志代表校关工委随带粽子、日记本、练习本、书写笔等学习用品登门慰问汇龙镇紫薇一村的留守儿童徐晨凯,安抚了小徐孤寂的心,鼓励小徐自立自强,克服困难,扬起风帆,努力完成小学阶段学习任务。
2、对有特殊困难的在校生,关工委多次组织老同志进行捐款救助。每年春节,老同志对各自的青少年联系人,都要捐助200元-2000元不等的人民币,有的以奖金形式给予,鼓励联系人好学上进。有的老同志在寒暑假还尽力陪伴或辅导学生联系人完成假期作业等。如李卫兵、龚建昌、陈德洲等,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学生在家上网课,不少老同志发挥了监护作用。
3、馔书以饱人,传递爱心。
“馔书以饱人”是一个回收二手图书捐赠给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馔书”,即把书作为“馔”(食物),“饱人”即“让人吃饱”,“馔书以饱人”连起来就是“赠送书籍给较为贫困的山区孩子,让受助的贫困地区小朋友读到更多的书,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
这个活动有校关工委老同志徐永新在苏州读初中的联系人李夏桐和她的一位同学共同发起。自2019年7月20日开始至今已从网上250多位募捐者中募集到了近3000本书籍,分别捐赠给了四川达州开江县宝石乡的两所贫困村小。
点滴爱心汇聚成涓涓细流。在徐永新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李夏桐同学以书为馔,行饱人之务的活动还将继续下去。希望受助地的同学们能好好读书,从而用知识改变命运,今后为振兴中华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