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通市教育系统2022年
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3-14 10:37:20

关于印发《南通市教育系统2022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教育)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苏锡通园区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市各直属学校:

现将《南通市教育系统2022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南通市教育局

                                                               2022年2月21日

南通市教育系统2022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职工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爱党爱国教育,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着力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深入开展“创特色、铸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关工委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把握新形势下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机遇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两办”名义发出的关工委工作文件,是党和国家全面推动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关工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从事此项工作老同志的殷切期望。各地各学校要抓住新形势下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机遇,把学习贯彻这一文件与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自觉把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关工委工作内涵,建好工作平台,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适时举办全市学习“两办”文件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识,明确任务,提升工作水平。多层次、多形式、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活动,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关工委优质化均衡发展的举措和成果。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继续拓展“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的成果,制作并用好“寻访”视频,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等阵地,广泛深入地进行鲜活党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发挥“五老”资源优势,加强讲师团建设,撰写、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案(讲稿)。继续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品项目评选。大力开展宣讲活动,发挥市、县(市、区)讲师团的作用,组织讲师团成员运用校内校外课堂,以及相关专题活动,以“四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尤其要用好“寻访”视频、精品教案等地方德育教材为主的地方红色资源、英模典型等身边故事,提高宣讲效果和质量。各地还要组织好基层“五老”宣讲员的学习培训,动员他们参与青少年教育。要把省、市关工委“同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与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整合起来,用好《勋章》《筑梦九天》等读本,按照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要求,组织好读书征文活动。

三、扎实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教育局《关于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通教关【2019】5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通市中小学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通教关【2020】3号)文件,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工委优质化均衡发展基本要求》的精神,大力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重在基层,重在基础,重在创新创优。按照“基本要求”,修订规划,明确工作要求,检验工作实绩,在组织体系、领导力量、队伍建设、平台创建、项目实施、工作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推进优质化建设,做到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

各地各学校依据“基本要求”对标找差,扬长补短,整改提升,尤其要夯实关工委的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和制度基础,强化项目建设,加快建立退休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推行老同志“资源菜单”与青少年“需求菜单”对接的“双菜单”等,把工作做细做实。开展优质化建设交流活动,年内召开第四次优质化建设推进会。

四、深入开展“创特色、铸品牌”活动

要把“创特色、铸品牌”作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和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和工作领域,逐步做到市、县(市、区)、学校(基层)层层有项目,处处见品牌(特色项目)。已经取得较好实施成果的项目,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拓展和丰富成果,力争成为关工委的常规工作和常态项目。要深入调查研究,注意发现项目苗子,适时进行总结提炼,培育成新的特色项目。要坚持常规工作和特色项目“两手抓”,坚持不懈的打造关工委工作品牌。

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开展“心心相印”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活动,动员、组织老同志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件另发)。下半年,进行全市第四次“创特色、铸品牌”项目实施成果奖评选。

五、着力推进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工作,主动助力、配合主管部门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协助做好家长学校校长培训,动员老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辅导,悉心指导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开展市、县(市、区)家长学校总校协作活动,完成省第四批合格家长学校总校申报、认定,全省优秀家长学校表彰,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建设优秀调研报告申报、评选等相关工作。

社区教育是老教育工作者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动老教师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根据“双减”新情况新需求,支持和鼓励老同志参与“双减”,按照“双减”新规办好家庭教育辅导站。要研究、创新校站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融合发展。

六、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

依据“两办”对关工委工作强化组织实施的要求,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进一步建立和落实“党建带关建”的关工委建设制度,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关工委优质化建设顺利推进。

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团队建设的要求,不断调整、充实、配强工作团队,夯实队伍基础,宣传、动员、组织和引导更多退离休尤其是近几年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改善关工委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各项活动开展。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并切实执行关工委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升关工委工作团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建好关工委网站、网页和微信平台,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的关工委宣传工作,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社会影响。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