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工委工作总结
南通市教育局关工委
2021年,我们紧紧依靠南通市教育局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依靠广大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围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工作主线,积极有序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的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中,市以及6个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获优秀组织奖(全省48个),两个项目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品项目一等奖(全省16个),《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为工作创新一等奖(共8个)第一名,南通市教育局、局关工委分别被评为全省、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南通中学以及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陆士冲分别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有效
2021年,我们紧紧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一主题,以多个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寻访先辈足迹,深切感受先辈们对革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党为国育人育才。
我们按照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读书征文的部署,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的同时,一大批老教育工作者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以退离休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南通中学“诚恒”辅导团,结合通中校史,通过专题活动、宣讲、座谈、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近,该辅导团被市老干部局认定为“江海银发先锋驿站”,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全部是残疾青少年,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校用公用经费为每个孩子订阅一份《关心下一代周报》,并利用共建活动,组织来校参加活动的正常孩子给盲童阅读讲解相关内容,事迹十分感人。
与此同时,我们还广泛动员老教师、在职语文教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阅读辅导、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最近公布的2021年主题教育读书及征文活动获奖名单中,我市共有120篇征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1篇,二等奖28篇,市教育局关工委和6个区县级教育关工委获得组织奖。此次活动,我市获奖成绩不仅较2020年大幅提高,其获奖总数和获奖等次,在全省教育系统中名列前茅。
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效果,今年7月,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对基层关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项目教案和授课录像进行评选,通过评审挖掘了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案例。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今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案例评选中,启东市朱敏蓉老师的《追寻伟人足迹 争做时代新人》以参评项目的最高分获一等奖第一名;南通教育局关工委苏大伟在多次参赛均获一等奖后,今年《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再次获一等奖;海安市的陆美云老师《追忆七战七捷》和启东市陈宏老师的《感悟英模情怀 赓续红色基因》两个项目均获二等奖。
二“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活动完美收官
2019年春季启动的“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活动,是我们近几年着力打造的特色项目,今年是项目的预设的最后一年。两年多来,全市有9702名离退休和在职教师、78411名中学生和98794名小学生参加寻访,合计寻访革命遗迹610处,撰写2486篇寻访文稿。为把这些第一手宝贵资料保留下来,并转变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乡土教材,我们集中力量,组织老同志将这些资料进行认真梳理、甄别,遴选其中近800篇,编成一套七册的《在南通这块土地上》地方德育教材,并在6月完成编辑印刷工作。这套教材尊重历史,资料详实,被编入书的每一份文稿不仅都经过认真的查证,而且在当地都有一个历史遗迹为依据,并配有相应的照片作为印证。6月22日下午,在全市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举行了《在南通这片土地上》首发式,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秀乡土教材,现在已经下发到每一所学校,成为南通各地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德育教材。这项工作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教育部关工委网站、省教育关工委网站和《南通关工》杂志都有详细报道。9月18日,南通《江海晚报》还以“一群高举光明灿烂火炬的引路人”为题,整版报道这一活动。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还亲笔来信,称赞我们“组织大批老同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大好事,把我们南通市所属市、县、区革命遗迹、革命前辈及百姓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奉献,整理成书。用这些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年轻一代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学习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继承伟业,开拓前行。”顾秀莲同志还在信中说“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鼓励我们继续开展“寻访故事演讲等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寻访活动的成果,我们部署组织了自下而上的“寻访革命遗迹 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演讲活动。在113场次预赛、初赛、近千名中小学生参加演讲的基础上,7月20日,局关工委在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举行全市中小学生“寻访革命遗迹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党的好少年”专题演讲比赛。来自县(市、区)和市直属学校的3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选手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以饱满的热情倾诉对党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党的好少年的炽热情感和坚定信念,演讲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深受感染。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此次演讲的内容真实感人,乡土气息浓郁,选手们激情满怀,演讲效果好。在随后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的全省中小学生“争做党的好少年”演讲比赛中,我市推荐的启秀中学陈璐瑶同学、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崔梓楠同学分别获中学组和小学组一等奖,南通中专邵曼曼同学和通师二附严梓萱同学分别获中学组、小学组二等奖。
按照活动预设,“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活动已完美收官,但对青少年进行党史、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把“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活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长长久久进行下去。
三“传火炬 播理想 培育责任担当下一代”主题教育报告团成果丰硕
近几年,全市各地教育关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团活跃在学校、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今年,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县(市、区)教育关工委讲师团进行调整充实,重新组建南通市“传火炬 播理想 培育责任担当新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师团,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讲师团成员,明确任务,依据成员各自特长,确定宣讲方向,提供宣讲菜单,实现资源共享。新的讲师团由42位老教育工作者组成,成员以退休中小学教师为主体,覆盖所有县(市、区)。根据初步统计,42位讲师团成员,今年共宣讲409场,听众近15万人。年逾七旬的通州区退休教师陆子森,以《鲜红旗帜在神州大地高扬》《红船在波涛中破浪远航》《新四军战斗在江海大地》等为题,宣讲83场,听众达12000人,他用自己制作的近百个专题幻灯片讲课,向青少年介绍那血与火的年代,以故事串联,赋诗词兴叹,用歌声传情,广受青少年的好评。南通市教育局关工委的苏大伟同志,多年潜心研究革命战争史,他的宣讲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视角独特,不落俗套,深受听众喜爱,不少高校、中小学机关、团体,甚至企业、社区,纷纷联系请他授课。尽管工作较忙,苏大伟同志仍是有求必应,2021年宣讲12场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沈行恬同志,退休后专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他多次向本校和南通市其他学校的师生宣讲张謇教育思想,今年易家桥中学在初一新生中成立“张謇”班,沈行恬同志还受聘担任“张謇”班荣誉班主任。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实效,我们认真组织宣讲团成员撰写精品教学案例,拍摄教学视频,目前正在收集、选择讲师团成员的教案,准备编印成册,收集优秀教学视频上传到教育局关工委网站,拟提供给各级基层教育关工委作为参考教材使用,这项工作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
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扎根基层
今年是我市推进教育系统优质化建设的第三年。我们根据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启东市的试点经验,明确了关工委优质化建设重在基层、重在基础、重在创新创优的工作思路。11月,在如东县召开第三次优质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交流了各地推进状况,考察了如东县两个乡镇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关工委建设,调整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规划、要求以及工作重点,着力夯实关工委的各项基础建设,推动优质化建设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2021年,南通市把部分学校调整为市直属学校,直属学校由原来的12所增加到35所。为推动基层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均衡优质发展,我们先后召开了新划入的23所直属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分管校长会议,明确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任务、要求和关工委建设的目标,并且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校实地调研。根据调研中发现的相关情况和存在问题,12月15日至30日,局关工委分片4次组织直属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的交流调研活动,比较具体地交流各学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统一了对关工委工作的性质、任务的认识,明确了基层学校关工委建设的要求,在关工委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工作团队、开展活动,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近期任务和常态化、优质化要求,统一了思想,提振了直属学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心。原12所直属学校关工委工作今年有较大提升,初步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五、家、校、社协同共建再添新绩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长、社会的联动缺一不可。广泛发动老同志参与家长学校以及校外教育辅导站点的建设,是我们今年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继我市5所县(市、区)家长学校总校通过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合格家长学校总校考核之后,今年,如东县家长学校总校又获得通过。海安市教体局关工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品牌优势,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立体化办学网络,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学校、教师日常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关工委与辅导站通力合作,共同筹划、设计、组织校外教育活动,每期辅导站开办前,关工委在学生和家长中做好宣传沟通,动员学生到附近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如东县大豫镇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建关系。今年,西藏民族中学关工委与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联合开展学习党史、科普宣传等联谊活动,汉藏两个民族学子快乐牵手,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学子们的健康成长。近几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状态,我们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校社共建的重要内容,全市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都有老同志参加。由十多名退二线或退休老同志承担的通海中学的心理咨询室,每天两位老同志值班,保证学生在校时间心理咨询室不关门。南通市讲师团成员、通州区的退休教师金辉,今年在学校、社会作心理健康讲座19场,听众达九千多人。海安县教体局关工委将“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研究、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阶段、系统性地开展家长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