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找差强弱项 固常争优再出发
丹阳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19-06-06 10:26:5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今年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就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委教〔2019〕1号),此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思考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为此,我局特别召开党委会,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并进行了深刻研讨,充分认识到了新时代对关工委工作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试点单位,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局将给予大力支持,并提出“对标找差强弱项,固常争优再出发”的要求,希望关工委工作通过“优队伍、强机制、亮品牌”,进一步与职能部门、委员单位配合协调,注重内涵发展,将“一校一品”这个品牌做优做亮。及时总结经验,交流促进,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丹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对于试点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精准学习,试点工作早启动

1.骨干研讨,为试点工作打基础。为全面推进试点工作,3月7日上午,我局关工委组织了22名骨干成员开展学习培训。培训班深入学习了苏委教文件精神和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葛主任在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突出强调了推进我市中小学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又是关工委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再次明确了关工委工作思路,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联系我们丹阳的实际,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2.专题培训,为试点工作造声势。3月13日,局关工委围绕“全面推进优质化建设工作”主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学校常务副主任培训班。培训班学习了苏教委1号文件,传达了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的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的精神,明确了局党委对试点工作的要求。

3. 出台文件,为试点工作明思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丹教工委发〔2019〕9号)。文件从党建带“关建”、发挥党政领导主导作用、加强关工委班子建设、强化机制、保障有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方向明确、可操作性强。至此我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二、依据要求,对标找差明弱项

2014年,我局被省教育厅授予“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巩固提高奖”,我市关工委工作提升了新高度、跃上了新平台。但对照省1号文件提出的优质化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关工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机制不强。在完善党政重视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机制,健全关工委组织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和基层考核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作为县市一级的关工委工作的重点在学校,难点在学校,亮点也在学校。特别是工作运行机制上,基层关工委工作还存在着“主导不导、常务不常、主体不主”的问题。

三是品牌不亮。经过多年探索努力,我市关工委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品牌内容由思想道德教育向知行合一转变,组织形式由单一组织活动向社会多部门协动转变,但品牌建设依然存在“参与人数不广、频次不密、效益不高”的问题。

三、明确重点,固常争优再出发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提出了要继续强化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和解决巩固提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优队伍,强机制,亮品牌,使学校关工委常态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运用先进思想理论,优化工作队伍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优化关工委工作队伍。

2.增加“五老”新鲜血液。为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关工委与局人事科联合制定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证”发放规则,要求局人事科和各校在发放“退休证”的同时,发放“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证”。“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证”由学校关工委主任颁发给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并合影留念。目前,我们已发放了3000多份志愿者证,其余的“志愿者证”由党委指定人事科副科长每月落实到位。

(二)依据两个文件精神,强化关工委机制建设

我们将落实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委教〔2019〕1号)和镇江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镇教工委发〔2017〕14号)这两份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关工委机制建设。

1.落实工作要求,强化领导机制。进一步落实“四个一”的要求,即学校领导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事项;每年召开一次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人出席并部署年度工作任务;每年印发一份关工委年度工作意见;每年由学校主办一项关工委的重点活动。新的一年我们将“四个一”要求纳入“校长目标责任状”考核。

2.解决“三空”现象,强化组织机制。选好配强“带头人”,要把按照规定配齐配强中小学关工委领导班子作为重中之重,突出解决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配备不到位、老同志工作热情不高等关键性问题。“一号老人”选好了,学校的关工委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常务要“常”,学校常务副主任每月到学校开展工作不少于四次。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用足文件的力量,与学校党政领导协调解决了学校的“空白点、空架子、空运转”问题。

3.确保工作经费,强化保障机制。市局坚持落实省、市相关文件中有关经费保障的要求,关工委经费纳入预算。局党委研究决定局关工委工作经费两年内增加到18万,局关工委驻会人员每人每月发放1500元工作津贴,同时要求学校关工委工作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办学规模36班以上、24班以上和12班以上分别不低于5万元/年、3万元/年和2万元/年,其他学校不低于1.5万元/年,各校可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适当提高关工委工作经费标准。适当提高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补贴标准,24班以上的不低于600元/月,12班以上不低500元/月,其他学校不低于400元/月。解决“五老”工作费用,对承担关工委工作项目的老同志,解决必要的交通、通讯等费用。在中小学、家长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退休“五老”,授课费参照外聘教师执行;承担志愿服务项目的“五老”骨干,在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法,由学校按照工作量每年给予一次性的奖励或补助。

4.坚持榜样引领,强化奖励机制。完善五年一次的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在省、市关工委部署的年度创新创优项目或专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市局关工委当年给予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建立荣誉制度,对坚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育工作者,探索建立荣誉褒奖制度。学校每年评选一次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分子”,对获得“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分子”表彰三次的老同志,由局关工委授予“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对三次获得“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由市局颁发“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终身荣誉奖”。

5.完善考核方案,强化考核机制。局关工委依据上级关工委相关考核意见和市局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不断修订完善“校长目标责任状”中《丹阳市学校关工委年度考核方案》,从“领导重视、自身建设、常规活动、平台拓展、保障有力、宣传报道”等六个方面对学校关工委工作进行每年一次专项考核。凡是学校关工委工作中存在“三空”现象,或者整体工作在全市学校中处于后三名的,当年学校党组织不得参与评优评先,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档次。

(三)深化“一校一品”建设,闪亮工作品牌

各位领导、同仁,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趁省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东风,坚持“学习、落实、放大、创新”的工作要求,顺势而为、借势发力、趁势而上,力促关工委工作迈上新台阶!

jyjggw_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