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委教育工委 无锡市教育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对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我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自组建以来,按照“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工作方针,面向新时代,着眼新任务,不断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无锡市教育系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悉心指导下,积极推进常态化建设,取得了“三个全部”通过合格认定的阶段性优异成绩:一是在锡高校(含民办)关工委常态化全部通过;二是各市(县)区教育局关工委常态化全部通过;三是直属学校常态化(公办)全部通过。我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一批荣誉称号。教育部关工委先后在宜兴市召开了“四帮一”现场交流会,在无锡机电高职召开了“大国工匠进校园”总结部署会。
成绩属于过去,新时代的新征程就在脚下,我们要在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常态化的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推进我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2019年,全省共指定了12家单位为优质化建设试点,我市有3个单位(含2所高校)入选,其中无锡市教育局被列为2个设区市优质化建设试点之一,这既是对我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市关工委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被列为省试点建设单位以来,我市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强化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组织学习,从认识上理解优质化,从思想上重视优质化;聚焦突出问题,通过对标找差,从行动上转入优质化;加强组织建设,通过创新思路,从实效上推进优质化。我们的做法是:
一、点面结合,强化学习,为优质化建设启航
今年年初,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委教[2019]1号)文件,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市县(市、区)教育局和高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苏教办关[2019]2号),这些都是开展优质化创建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是优质化创建的依据。我市根据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要求,“从上到下,由面到点”逐级分类召开工作部署会,围绕“两个文件”组织学习和研讨,落实具体方案,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我市关工委优质化建设。
一是2月15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召开委局室办公会议,专题学习“两个文件”,全体局领导、有关处室干部、教育系统关工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上,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长唐加俊对全市教育系统推进优质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符菊成围绕优质化建设作了具体安排。
二是3月7日,在全市普教系统关工委工作年度会议上,组织各地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集中学习“两个文件”和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葛高林同志在全省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年度工作部署宣布了我市推进普教系统优质化建设的若干试点单位名单。
三是3月14日,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会议上,秘书长对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进行了领学和解读,市教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符菊成到会就直属学校开展优质化建设的意义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是3月19日,组织我市不同类型的关工委排头兵单位对标优质化建设《基本要求》找差距、补短板,研讨了无锡市中小学关工委推进优质化的工作标准,为全市中小学制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规划提建议、拿思路、出主意。
五是3月20日,17所在锡高校关工委负责人协作组会议上认真集中学习“两个文件”和葛主任扬州会议讲话精神,高校试点单位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给全体在锡高校负责人介绍了优质化建设设想。
六是组织关工委工作团队学习领会。我市关工委工作团队多次组织学习优质化建设的工作意见及扬州会议葛主任讲话精神,并开展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
通过学习,我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关工委组织的负责人对做好优质化创建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委局“一班人”思想统一,关工委团队思想统一,委员单位思想统一,基层单位思想统一),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优质化建设的信心。
二、聚焦问题,把握标准,为优质化建设护航
我市认真对照“两个文件”的要求,进行逐级分类解读,逐条细化找差,共梳理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工委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区域与区域、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有差异;二是少数学校党政领导对关工委重视程度还不够,认识还不到位,导致个别关工委主任及常务副主任、工作团队配备不足,有些单位对驻会老同志的补贴发放不到位;三是关工委建设缺乏深入的科学指导,调研及课题偏少,持续推动优质化建设不力。
针对不足和薄弱环节,我们逐项研究解决方案,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列入2019年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重点,有序推进。以“党建带关建”,结合教育机构改革要求,依据新三定方案,调整无锡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成人员名单,并明确各委员单位的职责,强化组织处、德育处、师资处和规划财务处等职能处室履行关工委岗位责任,加强对基层关工委工作的指导。将优质化建设纳入2019年无锡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中,明确抓好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抓好关工委工作优质化试点,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贯彻落实无锡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关工委等五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明确基层关工委工作经费和“五老”驻会主任、副主任工作补贴的通知》要求,保障我市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及老同志工作经费得以落实。其中,于3月14日出台了《市教育局关于落实直属学校驻会关工委主任和副主任工作补贴的通知》。
三是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参照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试点要求,推动我市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我市遴选5家单位作为试点,先行先试一步。市(县)区教育局有宜兴市;学校分别有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各1所,考虑到不同类型,兼顾不同地区和原有工作基础建设,发挥他们在同类单位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三、精心组织,有序部署,为优质化建设领航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我市从以下三个阶段全面推进优质化建设。
第一阶段:统一思想,加强领导(2019年3月—4月)
继续组织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关工委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文件精神,从思想深处进一步提高对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重要性认识,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思想上确立优质化建设是关工委工作必然要求和发展需要,从工作上提出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研究关工委建设的现实问题和努力方向。
第二阶段:对标找差,制定方案 (2019年5月—6月)
对照《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按照“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未达到”和“难达到”四类进行清单梳理,提出整改措施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研究。督促各地各校关工委在原有常态化工作基础上,找差距,补短板,完善优质化创建方案,报备市教育局备案。
第三阶段:突出关键,组织培训(2019年7月—8月)
在“全省普教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 之后,拟组织召开全市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会议,安排各地各校关工委主要在职领导干部、常务副主任参加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学习、交流、培训,切实提高关工委工作骨干对优质化建设的认识和工作成效。
第四阶段:重点突破,整改提高(2019年9月-2020年6月)
做好优质化创建活动记录工作,按规定整理归档。根据清单,对重点、难点问题逐一突破并整改落实。对各地各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做好阶段性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加强优质化试点单位间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拓宽思路,达到整改提高的效果。
2019年,是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创建之年,我市关工委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市将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指导下,向同期试点的兄弟单位学习,取长补短,认真做好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做好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华诞。